時間來到4月上旬,預示著離正式公告2023年養老金上漲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們退休人員的心即將落下了,對此拍手叫好,因為養老金是退休人員唯一的穩定收入來源,養老金多少直接影響著晚年生活的好壞。
根據財政部提交的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我們可以預計養老金迎來第19次上漲已穩了,下一步靜等人社部官宣了。
那么,有退休人員咨詢,養老金1500元、3000元、6000元,今年漲錢差多少?網上也有這方面的養老金演算,但是過程比較復雜,云里來霧里去的,讓人感覺好像捉迷藏似的。下面為了讓退休人員理解養老金調整過程,理清養老金上漲的待遇賬,分別從粗細2個方面進行演算,希望能給退休人員帶來幫助。
從整體上漲比例,粗略演算養老金漲錢有多少
根據養老金調整慣例,每年人社部和財政部都會給當年養老金調整定一個基調,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整體上漲比例,比如2022年,人社部和財政部就確定了4%的上漲比例,全國31個省市根據這個基調,再確定各自的調整額度。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整體上漲比例,粗略演算養老金漲錢有多少。根據連續18次養老金調整趨勢以及經濟發展、物價上漲、工資增長來看,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比例預計會下降,假設上漲比例為3.5%。
那么,養老金1500元漲錢=1500×3.5%=52.5元,養老金3000元漲錢=3000×3.5%=105元,養老金6000元漲錢=6000×3.5%=210元。
很顯然,根據養老金演算結果來看,養老金1500元、3000元、6000元,今年漲錢相差1倍、2倍、4倍,也就是說養老金漲錢相差跟養老金相差成正比。
從調整細則來看,精細計算養老金漲錢有多少
以上就是養老金調整粗略演算,但是演算側重點在于“演”和“粗”2個字,說明這種養老金上漲計算方法不科學,即使上漲金額相當,也只是數字上的巧合而已。
實際上,養老金上漲多少,不是簡單地拿養老金乘以整體上漲比例,而是從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三個方面進行,其中,定額調整體現公平公正,不分年齡、工齡、養老金多少,每個退休人員上漲一樣的金額;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傾斜調整體現重點關懷。總之,工齡長、養老金高、歲數大的退休人員在調整方面有一定優勢,可以多漲些養老金。
假設,2023年某省養老金調整方案,定額調整35元;年限掛鉤調整每滿1年月養老金增加1.2元,養老金水平掛鉤為1.4%;傾斜調整為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增加15元;年滿80周歲的,增加25元。
根據養老金計算規律,養老金1500元、3000元、6000元,繳費年限預計分別為15年、25年、40年,同時假設不享受高齡傾斜調整。
那么,養老金1500元的退休人員上漲金額=定額金額+年限掛鉤金額+養老金水平掛鉤金額=35+15×1.2+1500×1.4%=74元;養老金3000元的退休人員上漲金額=35+25×1.2+3000×1.4%=107元;養老金6000元的退休人員上漲金額=35+40×1.2+6000×1.4%=167元。
根據養老金演算結果來看,還是養老金水平高的人,繳費年限長的人,相對來說,養老金絕對上漲金額更多,符合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很顯然,養老金1500元、3000元、6000元,今年漲錢相差1倍、1.5倍、2.3倍,也就是說從調整細則來看,養老金漲錢相差不跟養老金相差成正比。如果考慮到高齡傾斜調整的話,可能會出現養老金低的人漲錢超過養老金水平高的人和繳費年限長的人。
綜上所述
通過以上算算給你看,養老金1500元、3000元、6000元,養老金漲錢差多少?還要看個人的年限、養老金水平、年齡以及地方調整方案中規定的定額金額、掛鉤比例和傾斜幅度,不是簡單的養老金乘以上漲比例。有時會出現與養老金水平成正比的現象,也只是數字上的巧合,大多數情況下不成正比。
對此你怎么看待養老金上漲呢?歡迎留言評論,謝謝點贊和轉發,讓親朋好友知曉養老金上漲的最新動態。
轉載自頭條號:社保工程。(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