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戰役中,很多將領為了徹底消除禍患,都是殺掉已經放下武器投降的軍人。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是被人詬病的存在,雖然在之前的陣營不同,各為其主,但是在軍人放下武器選擇投降之后,就已經不屬于軍人,如果在這個時候在殺他們,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古代有一句話叫做“殺降不詳”,因為殺降是違背中國的仁義道德的底線,往往殺降的人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譴責,更甚者甚至會因為殺降喪失自己的前途,以至于葬送自己的生命,小編今天就根據史料來列舉古代古代8位殺降的將領,6個下場凄慘,1個遺臭萬年,1個名垂千古。
第八位:李廣
相對于前面七位殺降的將領來講,李廣的危害比較小,不論從殺降的數量還是,殺降的影響力都是很小,如果不是李廣自己說出來估計都不會記載在史冊中。李廣作為能夠在后世供奉在武廟的名將。
是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一生鎮守邊關,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從無敗績,但是李廣的運氣不好,一生都未曾封侯,是個具有悲劇色彩的武將。在有一次讓人看相的時候爆出自己曾經誘騙殺掉800投降的羌人。因為殺降李廣到死都沒有封侯,最后還被逼自殺。

第七位:胡宗憲
胡宗憲是個比較復雜的人物,一面是明朝的抗倭名將,如果沒有胡宗憲,就不會有戚繼光的戚家軍這些抗倭隊伍。但是看另一方面,胡宗憲又是但是大奸臣嚴嵩的門下走狗,這一點一直被人詬病,但是從他的經歷來看,不討好嚴嵩是沒辦法抗倭的。
胡宗憲殺汪直跟他關系不大,但是也是他招降的汪直,他又逃脫不了的干系,然后有誘降徐海的海盜團體,在招降之后又各個擊破消滅,胡宗憲雖然此舉是為了徹底平定倭寇,但是最后的結果卻是自己不堪忍受被誣陷,自殺身亡。
第六位:拓跋珪
拓跋珪是五胡亂華十六個時期北魏的開國君主,是鮮卑族人,他在位期間,雄踞華北,為北魏占據北方提供了基礎,但是此人在位初年能夠勵精圖治,團結兄弟,但是在他的晚年則貪杯好色剛愎自用。
在和后燕慕容垂爭霸之時,打敗后燕大軍,俘虜了后燕四五萬人,但是這些投降后的后燕大軍全被被拓跋珪坑殺,最后因為一個女人,被自己的兒子殺死,死的時候才39歲。
第五位:薛仁貴
薛仁貴在演義中是個無所不能的大英雄,為人正派,武功高強,還有情有義,并且從小兵一步步爬到一字并肩王的位置上。雖然演義中有夸張的成分,但是薛仁貴確實是唐初的一員大將,但是真實的薛仁貴絕對沒有像演義中那么正派。
薛仁貴最出名的要數三箭定天山,薛仁貴三箭降伏鐵勒十幾萬人馬,并且把這十幾萬人坑殺,薛仁貴是這八位殺降的將領中名聲最好的一位,姐姐也還算可以,年70壽終正寢,還得到唐高宗的厚賜。

第四位:李鴻章
李鴻章作為一個文臣,但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組辦淮軍,在消滅天平天國運動中功勞極大,并且被譽為“中興四大名臣”。此人在太平天國蘇州的太平軍投降后,下令殺降,看電影《集結號》中有這樣的鏡頭還原。
之后在晚年雖然一直都是大清支柱,但是代表大清和各國列強簽訂了各種賣國條約,一直都被認為是賣國賊,名聲一直很臭,即使在現在,李鴻章的名聲還是依然是當時賣國賊的象征,可謂是遺臭萬年。
第三位:常遇春
常遇春作為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將,常常身先士卒,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常遇春有個毛病就是好殺降。在和陳友諒的池州戰役中,戰役勝利后,殺掉陳友諒的三千降兵,并且還放狠話:“人就是我殺的,能把我怎么樣。”
對于常遇春殺降這個毛病,朱元璋也拿他沒有辦法,畢竟是手下第一猛將,朱元璋也只能時刻勸諫,而沒有實際的懲罰,最終常遇春不到四十歲就暴斃了。
第二位:項羽
項羽殺降的名氣能跟第一白起一拼,因為他的殺降太有名了,漢元年的時候,章邯率領手下二十五秦兵精銳投降項羽,項羽害怕秦軍生變于是就一夜之間坑殺20萬秦軍。這個故事是記載在史書上,具體的數字都有。
但是現在的使者分析,有可能項羽是背鍋俠,是劉邦為了抹黑項羽,專門編造出來的這個事情,但是不管如何,在楚漢相爭之時,不論是劉邦還是項羽,屠城都是家常便飯,所以殺降也不是不可能,最終項羽失敗被殺,尸體都被撕扯的四分五裂。
第一位:白起
白起這位千古第一殺神,后世兩千多年都找不出能夠比這位還厲害的人物,歷史上記載的真實的白起殺軍隊的數量達到160萬左右,但是歷史上并沒有他的屠城記錄。也就是說白起所殺的人全部都是軍人。
白起殺降最出名的就是長平之戰之后坑殺趙國的四十萬大軍,也就是這一次白起的殺神之名再也洗不掉了,但是結局很慘,最終被秦昭王賜死。
總結:以上八位都有殺降記錄,綜上述來看,李廣最為可憐,不得以殺8百人最終落得個終身不能封侯,最幸運的是薛仁貴,殺降沒引起波瀾,還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李鴻章最值得可惜,生不逢時。
以上就是揭秘古代8位殺降的將領,他們分別什么結局?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揭秘古代8位殺降的將領,他們分別什么結局?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太平天國投降清朝的著名將領,誰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 一生轟轟烈烈,體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跡為后世所傳頌,被認為是“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石達開自由喪父,并且還留下4個未成年的孩子,年僅14歲的石。
平定安史之亂的四大戰神,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斬,為何無一善終?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折點,前后歷時八年才被平定。在鎮壓安史之亂的過程中,郭子儀、仆固懷恩、李光弼、來瑱的功勛最為卓著,因此,他們也被認為是唐朝平。
歷史上著名的“常敗將軍”都有誰?
。 直到1944年底,劉峙從重慶到老河口接任五戰區司令長官。 當時第五戰區的情況非常差,豫湘桂會戰剛剛結束,國軍遭遇連續的失敗。第五戰區雖不是日軍攻擊的主。
戰國四大名將最后結局如何?
首先先說一下四大名將都有誰,最早把他們并列起來提的應該是《千字文》。在梁武帝時期編撰的《千字文》作為蒙學書籍,影響力應該不低于我們現在的中小學教科書。。
蜀漢四大曹魏降將:姜維夏侯霸王平郭脩,他們四人結局如何?
三國時期,諸侯爭霸,風起云涌,戰將如云,最后歸屬曹魏、東吳、蜀漢三大陣營。 其中,曹魏實力最強,所獲降將最多。蜀漢次之,東吳由于征戰較少,收歸降將最少。 七年。
明朝末年最后的名將有哪些?
明朝未年,經過嘉靖、萬歷、天啟、崇禎四位奇葩廢柴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毫不懈怠的折騰,再加上天啟時權奸九千歲魏公公的一頓猛捶,早已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
刑部和大理寺會審判處岳飛死刑,岳云、張憲流放,宋高宗為什么下旨岳云、張憲斬刑?
研習剖析歷史,不懂和不知道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裝懂,這個題主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出這類誤導網友的舔題了。 深挖岳飛冤案的整個過程,是天字第一號國賊秦。
五虎上將都是如何死的,他們的死亡順序是怎么樣的?
五虎上將的說法最早出自《三國演義》,之后很多戰爭類小說延續了這一設定,比較著名的除了《三國演義》的蜀漢五虎上將,還有《水滸傳》中水泊梁山馬軍五虎將和《。
明末抗清名將閻應元,讓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這三王分別是誰,為什么沒有名字?
提問者一定說的是發生在順治二年六月的江陰抗清起義,這次起義是因為清朝頒布“剃發令”所引發,清廷消滅弘光政權后,要求江南各省區域“近者一月,遠者三月”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