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千七百字 閱讀六分鐘
5月11日,人民銀行發布的4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少5524億元。其中居民存款減少1.2萬億元。
居民存款為什么會突然減少?
錢又都去了哪兒了呢?
要知道,近幾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明顯能感受到大家都傾向于捂緊錢包,不敢隨意投資消費了。數據最能真實的反饋這一情況:截至今年3月份,過去15個月(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居民儲蓄存款增加了將近18萬億。為什么4月份居民存款突然暴跌了1.2萬億呢?
數據一出,專家們紛紛給出了解釋:居民存款在近幾年4月份均會減少,具有季節性特征,但今年下滑幅度明顯,重要原因是居民儲蓄意愿下降,或因風險偏好回升、消費回升以及存款利率下降所致。
存款突然減少,錢去了哪兒了呢?
老萬判斷:老百姓的錢主要有兩個去處:
1、把存款取出來還房貸,降低負債,減少利息支出;
2、購買儲蓄險、銀行理財等相對高收益金融產品。
至于還房貸這事,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去年下半年開始,提前還房貸的新聞就多次登上熱搜。
在社交平臺上,時不時也能刷到提前還房貸的分享帖。這些人為了還房貸,等了又等,短則三個月,長則要半年,此外,還給銀保監局、銀行總行等進行電話轟炸,才能求一個提前還錢的名額。

這幾年房貸利率一降再降,不少城市的房貸利率降到3.8%;而對于幾年前買房的人來說,他們的房貸利率還在5%甚至6%,這利息差實在讓人心疼。于是,大家也真動手了,與其辛辛苦苦給銀行打工,還不如提前償還高息的房貸,減少利息差的損失。
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貸款下降了兩千多億元,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還有一些人,則是眼看著存款利率不斷下行,紛紛進行了挪儲。
這部分錢,有的流向了銀行理財,而還有一部分,則是流向了儲蓄型保險,我們只要看看銀行客戶經理都主推什么產品就清楚了。

這些都是增額終身壽呀!
上市保險公司的公開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保費一路飆升,尤其是4月,保費增速創下了近4年來新高。

大量居民存款流入保險的背后,是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了保險尤其是儲蓄型保險的價值。
1、市場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儲蓄險可以提前長期鎖定利率。
今年以來,我國無風險利率仍在持續下行。截至5月15日,各大銀行的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都降到了3%以下,我國存款利率已經正式進入2字頭時代。

利率一降再降,其實是可以感受到監管對銀行降成本的決心,其內部原因也是要降低銀行的風險。想要不被低利率拋下,普通人能做的,要么是接受現實,要么轉向能長期鎖定利率的工具,讓一部分資產能夠抵御利率下行的風險。
而增額終身壽及年金險產品為主的儲蓄險,目前的預定利率仍是3.5%,投保后可以終身鎖定利率不變,其收益明顯高于銀行儲蓄存款,這也是挪儲的根本原因。
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走!追求高收益這也是錢的特性之一。
以下面這款增額壽為例,40歲女性,一次性交費100萬:

在這里我們用實際數據給大家真金白銀的算一下:
這是一款回本速度超快的增額終身壽險,在第2個保單年末,保單的現金價值(保單退保時確定可以拿到的錢)已經超過100萬,即確保本金安全;之后就按照下面表格里的金額,持續穩定增長。第10個保單年末,現金價值較上年增長44290元,折合當年單利即4.43%;第20個保單周年現金價值增長62608元,相當于當年單利6.26%;在第30個保單年度現金價值增長87720元,相當于年度單利8.77%,此時保單現金價值已高達261萬,相當于2.61倍已交保費,折合平均年度單利5.37%。
老萬想問:哪一款銀行儲蓄產品在未來能夠獲得這個收益呢?
而且隨著時間的增加每年現金價值增長的幅度越大,這其實就是復利的威力。因為保險產品是以復利計息的,而銀行存款普遍是以單利計息的。
保險現金價值白紙黑字寫入合同,不管今后市場利率怎么變化,都不會影響這份保單的收益;所以今天的一個決定就可以鎖定未來長期的利益。
2、靈活性強,需要用錢時隨時可以減保取現。
這幾年裁員、降薪的消息接連不斷,很多人都有一個深刻的感觸:不管是經濟大環境,還是個人的發展,不確定性正在增強。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我們對于資金的流動性有了更高的需求。
需要的時候,能夠有一筆錢可以隨時動用應急。
相較于銀行定存和理財,長期來看,增額終身壽有更好的靈活性。
銀行理財一般都有固定的封閉期,解封之前錢的流動性被鎖死;定存的錢一旦提前取出,也會有利息損失。
而增額終身壽雖然也有不同的封閉期(上面測算的產品是躉交回本速度超快的一款增額壽,如果收益更高的產品其回本時間就會更長一般在5-7年),但只要現金價值超過累計已交保費后,從長期來看,如果需要用錢,就可以隨時減保取現;而且對于臨時應急還可以采用保單貸款的方式。以上面這款增額壽為例,從保單第二年末以后,如果需要用錢,隨時就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減保取現。
當然如果取用就無法享受未來長期的復利計息,這個因素必須要考慮;如果是臨時應急可以采用保單借款的方式,只需要付出少量的利息,應急后把錢還回保險公司,就可以繼續享受未來鎖定的收益。
3、規劃退休后的現金流,保證品質養老生活。
社保養老金全國統籌,延遲退休不時吹風,國家鼓勵個人準備養老金......種種信號之下,越來越多的朋友已經意識到,養老的邏輯變了,不能再光指望社保退休金了,必須開始提前規劃自己的養老保障。
而養老年金,是市面上除了社保養老金以外唯一一種可以提供穩定、終身現金流的金融工具,能為我們補充退休金的不足,提高養老生活的品質,而且活多久領多久,不用擔心“人還在,錢沒了”。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當下養老年金的火爆了。
我們以某款養老年金為例:
45歲女性,年交20萬,交5年,累計保費100萬。
從60歲后每年可以領取8.68萬元,也可以按月領7378元,保證至少領取20年(共計174萬),20年后繼續領,領取到90歲累計領取269萬;如果有百歲人生(這一點在幾十年后的中國會是普遍現象)累計可以領取356萬,活多久領多久,完全不用擔心“人活著,錢沒了”。

而且,隨著生活水平及醫療技術的提升,人類壽命正在不斷延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人類的平均壽命每三年增長一歲。未來中國將進入長壽時代,選擇養老年金,也是把長壽的風險轉移給了保險公司。
寫在最后:
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走!
資本逐利這是它的天性。
隨著銀行存款利率持續走低,為錢找一個同樣安全、保值增值的金融工具,是很多人當下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而儲蓄險給出了最好的解決方案,所以才會出現銀行存款斷崖式下跌的情形。
另:應監管部門要求,各家保險公司的儲蓄險產品目前也處于調整期,預定利率也將由3.5%逐步調整為3.0%,所以,如果您也想給手頭的錢找一個好去處,上車要趁早!
我是老萬,您身邊專業、客觀、中立的保險經紀人,
有問題,找老萬
轉載自頭條號:老萬探險筆記。(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