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注釋:
常記:時常記起。“難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奮力把船劃出去。
驚:驚動。
3、翻譯:
時常記起溪邊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
盡了酒宴興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進入藕花深處。
奮力把船劃出去呀!奮力把船劃出去!劃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4、賞析:
此詞是記游賞之作,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后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
以上就是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原文是什么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原文是什么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白話詩,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
如夢令上闋是哪幾句?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什么季節?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大約是在清照姑娘從山東章丘老家到汴京后,但是還未出嫁時的這段時間寫的,追憶的是而是在山東溪聽泉游玩時的情景。 《如夢令·常記溪。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時常說起到溪亭游玩到黃昏,沉醉在其中忘記歸路,盡了興致天都暗了才坐船,往回走,不小心錯入了荷花深處,自己著急怎么出去,把鷗鷺都驚飛了。 “黃昏”“。 “。
興盡晚歸舟全文?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注釋 (1)常記:。 當輕舟穿行于荷花之。
西亭日暮醉酒不知歸路什么意思?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意思是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原文是:。
如夢令其一其二原文?
如夢令 其一 [宋代]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翻譯:時常記起溪邊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
李清照《如夢令》的寫作背景是什么?
1、寫作背景 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憶詩。她遭受了重大變故,回憶起少時游玩的情形,那些場景在她的腦海中一再出現,對。
李清照如夢令三首完整版?
總共就兩首,沒有三首,具體如下 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例句?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