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內蒙古的河套地區,秦朝大將蒙恬率領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兇狠的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殊死之戰,剛剛統一天下的秦軍士氣正旺,一舉拿下了河套地區。匈奴殘部望風而逃,遠遁大漠。然而,凱旋的秦軍得到的命令卻不是再接再厲,攻占漠北,而是轉攻為守,30萬大軍以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為基礎,就地修筑長城,從西北的臨洮一帶一直延伸到遼東,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網絡配圖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盡全國的財力、人力去修筑長城呢?因為秦始皇不僅是我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經濟學家,他肯定算過一筆經濟賬。讓我們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來思考對付匈奴的難題。首先,秦始皇統治的民眾基本上都是農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與匈奴作戰,就需要相當數量的騎兵。
把平時基本不騎馬的農夫轉變為強大的騎兵,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訓練,同時由于這些農民當了兵,不能再從事農耕了,還要蒙受生產上的勞動力損失。況且即使有了強大的騎兵,要送他們到北方草原深處作戰,糧草的運輸和損耗也是一筆很可怕的開銷。古代沒有高速公路和鐵路,也沒有大貨車,糧食運輸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艱難。史記中曾經記載,從中原地區運送1石糧食抵達北方的前線,路上運輸隊消耗的糧食竟達到了192石!而匈奴騎兵的作戰成本卻很低,游牧民族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戰士,角色轉換很容易,甚至可以一邊放牧,一邊作戰,后勤保障比農耕民族好多了。
網絡配圖
農耕民族作戰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戰的收益卻很可憐。即使占領了廣袤的草原,卻無法耕種,中原王朝的稅收是從農民的頭上獲取的,沒有了農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處?即使打贏了對游牧民族的戰爭,也要被高昂的戰爭成本壓垮。
漢武帝雄才大略,曾經在對匈奴的戰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可是勞民傷財,大大削弱了國家的經濟實力,直接導致了漢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軍五出漠北,苦戰多年,把蒙古各部趕得四處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卻是明朝。
反觀騎馬的游牧民族,他們來去如風,掠奪農耕民族積累的財富輕而易舉,收益驚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會不熱愛劫掠戰呢?得想個招兒,改變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鑒戰國時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長城。有了長城這種防御工事,流動的戰場將會變為固定的戰線。游牧民族無法重演來了就搶、搶了就跑的鬧劇,必須先在長城一線與守軍打一仗。
網絡配圖
如此一來,成本和收益就改變了。防守的農耕民族可以從附近的農田中獲得糧食,進攻的游牧民族卻遠離了放牧的草場。而且長城一線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堅固的關隘,農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線,游牧民族的騎兵就毫無用武之地,往往還沒有搶到東西,就先挨了一頓打。
所以說,修長城的收益更高。
以上就是解析秦始皇為什么寧愿修長城也不打匈奴呢?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解析秦始皇為什么寧愿修長城也不打匈奴呢?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秦始皇為何沒有派軍隊消滅匈奴而是建造長城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前221年,秦國消滅齊國,完成了“秦王掃六合”的壯舉。 此時的嬴政,躊躇滿志,將目光投向長江以南的百越以及長城以北的匈奴。隨后50萬大軍下。
秦始皇能統一六國,為什么唯獨沒有征服匈奴?
《史記.列傳第二十八.蒙恬》記載:“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里。于是渡河,據陽山,。 原因是。
為什么歷史學家說長城根本抵御不了匈奴呢?
謝邀。 01 中國地大物博,奇觀無數,其中保留到現在,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就是長城了,前不久,張藝謀還拍了「長城」這部電影,不過,長城在電影中雖然和變形。 謝。
為什么秦始皇不在建長城?
古代萬里長城就是秦始皇朝代建的,為了抵什御匈奴人的侵犯,化了巨大的人力財力而建的! 古代萬里長城就是秦始皇朝代建的,為了抵什御匈奴人的侵犯,化了巨大的人。
秦朝沒有水泥技術,那么萬里長城是用什么修的呢?
“萬里長城用不倒”,長城就像一條巨龍般盤亙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 秦朝修建的長城距今2000多年,雖然有些地方坍塌,但是有些地方仍舊。
長城為了抵御什么人?
長城為了抵御匈奴族人。 秦始皇修筑長城,是為了抵御匈奴族的侵擾,而明朝修筑長城主要是為了防范蒙古族的騎兵南下侵擾。 長城為了抵御匈奴族人。 秦始皇修筑長。
匈奴漢人是世仇,為啥交戰中匈奴卻很少殺漢人降將?
匈奴與漢朝長期爭斗,但是匈奴人很少殺漢人降兵、降將,其原因主要有兩個: 1,匈奴與漢朝的爭斗,實質上是匈奴上層與漢人朝廷對東方大陸的主導權之爭,而非是匈。
秦始皇滅了六國,沒有消滅匈奴,怎么能說統一天下呢?
秦應該統一六個諸侯國,而不是滅六個諸侯國,因為夏商周的存在,在思想上有共同感,人心所向,更容易統一,諸侯國其國力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國家強大,有的還沒一個。
為什么戰國七雄爭霸沒有匈奴?
匈奴屬于外族,當時并不在周王室所名義管轄的天下九州范圍內,后來的楚王問鼎,鑄九鼎以代天下,沒包含外族。中國古代對于外族一般稱:北狄,南蠻,西戎,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