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韞讀音為yùn,作動詞時,意為收藏、蘊藏。常用于人名。2、韞組詞:韞價、韞藏、韞襲、懷韞、含韞、櫝韞、韜韞、韞奇、包韞、韞丘、韞藉、韞匱、韞懷、韞蓄、韞素、韞晦、韞櫝、韞望、韞玉。3、韞價,讀音為yùnjià,漢語詞語,意思是比喻懷才...
1、羈絆,漢語詞匯拼音是jībàn。意思為被身邊的物事纏住手腳。2、羈和絆字的原意都是將牛馬拴住的東西(繩、紐、網等)。羈:約束。會意:從網(罒),從革(皮革),從馬。合起來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網絡來把馬絡住。絆:將動物等捕住無法脫身的網。...
1、苧五行:木。2、苧,讀作苧(zhù)。苧麻,中國古代重要的纖維作物之一。原產于中國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種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苧麻布和細麻繩,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國是苧麻品種變...
1、miǎo。2、瞎了一只眼,后亦指兩眼俱瞎:眇視(a.用一只眼看;b.輕視)。“生而眇者不識日”。3、細小,微小:眇小。眇眇(a.微小,如“眇眇之身”;b.邊遠,高遠,如“路眇眇之默默”;c.遠看,如“目眇眇兮愁予”)。眇身(微小之身...
1、蒴(shuò)是一個漢字。2、是果實的一種類型,結許多子的果實,通常由兩個或更多心皮組成。3、康熙字典:【申集上】【艸字部】蒴·康熙筆畫:16·部外筆畫:10。《唐韻》所角切,音朔。《玉篇》蒴藋,藥也。《本草》每枝五葉,子初靑如綠豆顆...
1、棠棣tángdì,是花名。花黃色,春末開。棠棣花黃色,與棣棠應區分開,實為兩種花。亦為木名,見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詩》云: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2、古詩《棠棣》這是周人宴會兄弟時,歌唱兄弟親情的詩。“...
1、萬俟卨[mòqíXiè](1083年—1157年),字元忠(一作元中),開封陽武縣(今河南原陽)人[1],南宋初年宰相,奸臣。2、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舉人,初任湖北提點刑獄,依附秦檜,任監察御史、右正言。紹興十一年(11...
1、荽讀音[suī]。2、荽,別名香菜。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主根細,通常紡錘形,具多數支根。莖直立,中空,高20~60厘米,具細條棱。初生的根生葉具長柄,1~2回羽狀分裂,裂片廣卵形或扇形,基部楔形;莖生葉互生,葉柄較短,2~3回羽狀全裂...
1、èㄜˋ形聲。字從金,從咢,咢亦聲。“咢”意為“血盆大口”。2、康熙字典:《廣韻》五閣切《集韻》《韻會》《正韻》逆各切,?音咢。《玉篇》刀刃也。《廣韻》劒端。《前漢·蕭望之傳》底厲鋒鍔。《注》鋒,刃端也。鍔,刃旁也。《莊子·說劒篇》天子...
1、裒是一個中文漢字,念做póu。2、一讀bāo,用作人名時。王裒(póu)字偉元,城陽營陵(今山東昌樂)人。東漢大司農郎中令王脩之孫,司馬(此處司馬為官職,非姓名)王儀之子。西晉學者,因父為司馬昭所殺,不臣西晉,三征七辟皆不就,隱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