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對“如何高效閱讀”的思考,核心觀點:
1、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復述,而是為了創造;
2、不要妄圖掌握一本書所有的信息,為我所用最重要;
3、敢于將書中的知識拆散;
4、讀書三問。
以下正文,歡迎文末留言交換心得。
1、讀書的目的:創造
社群每個月會組織共讀,共讀中,大家需要輸出自己讀書筆記。這么多期下來,我看到最多的一種類型讀書筆記如下:
(共讀社群中某位書友關于《認知天性》的筆記)
如果你也是這么做的讀書筆記,那很遺憾,這種讀書筆記效果非常有限。
原因很簡單:缺乏自己的思考。
一旦沒有自己的思考,就無法形成神經元的連接,海馬體就無法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忘記得一干二凈。
我們在做讀書筆記時,一定要想清楚一個問題: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創造,而不是為了復述。而要創造,就要進行思考,形成更多的神經元連接。
而思考這件事情,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一,你得要有“問題”。
第二,你得要有一些“舊知”。
比如,近期,你經常會從手機上看到俄烏局勢的進展,如果你對這件事情不關心,你就不會有“問題”,自然也不會思考。
如果你恰好對這件事情很關心,你想搞清楚來龍去脈,你就有了一個“問題”。
要完成這個思考,你還必須知道一些背景信息,也就是“舊知”,比如美國的國家戰略、烏克蘭與美國的關系、與北約的關系、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沒有這些“舊知”,你就無法完成思考,得出你想要的結論。
說回讀書,要做到上面兩點,就要求我們在讀書這件事情上:
第一,帶著問題去讀書,問題定義越清楚越好;
第二,在一個或多個領域內,大量閱讀,讀經典、讀名著。
只有做到這兩點,我們才有可能輸出一個高質量的讀書筆記。
2、不要妄圖掌握一本書所有的信息,為我所用最重要
現在一本暢銷書,少則10萬字,多則20萬字,經典名著類的字數更多,我們是很難做到將書中的所有信息全部掌握的。事實上,也沒必要這么做。
有人會說,既然內容掌握不了,那最起碼將作者的邏輯搞清楚吧。我之前也持這種觀點,但現在,我逐漸放棄了這種嘗試。
因為,以我們有限的認知,要去理解一個在某個領域內精耕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大咖的思想,談何容易?
那怎么辦?
很簡單,把握一條原則:為我所用。
一本書,只要有一個觀點打動了你,寫下來,反復思考,并實際踐行。如果一本書能有一個觀點改變了你的思維和行動,這本書的價值就達到了。
一本書改變一個行動,十本書就是十個,一年讀20本書,就是20個,如果你能做到這樣,你已經比絕大多數人優秀了。
當然,我并不是說邏輯不重要,而是想告訴大家,大可不必太過焦慮,不要覺得一本書有沒讀懂的地方、讀完很多地方忘記了,就覺得悵然若失。
如果你已經有了很強大的積累,你就更能理解很多書的邏輯、抓住核心的脈絡。
3、敢于將知識拆散
這點和第2點呼應。
通常,作者為了論述清楚一些觀點,會采用或實驗數據、或模型、或最新研究、或大量推理,達到1+1+1=3的結構。
但這里的每個“1”,可能本身就是寶貝,可能比這個“3”更加有意義。
這時候,大可大膽將知識拆散,將這些“1”琢磨透,放到自己的知識框架。
我舉個例子。
3月份共讀書籍之一《意志力紅利》,第一章,作者闡述了“如何有意識地確立目標”這個問題,作者將這個問題拆解為3個子問題:
如何澄清目標
如何對目標動力十足
如何系統地規劃目標
為了將這3個子問題回答清楚,作者介紹了5個工具,分別是:
黃金圈思維
WOOP模型
關鍵事務規范化
每周動態可視化
每天艾維李法則
我不知道你看完上面這段是什么感受?
我的感受是,我在以后確立目標時,多半是不會按照作者說的這3步走,也不一定記得這些模型(除非我覺得很有道理并刻意練習)。
但,我發現這個WOOP模型挺有意思,這個模型可以幫助我用于團隊管理,還能夠用于自己的發展規劃:
W(Wish):愿望/目標。
O(Octcome):愿望/目標實現的場景。
O(Obstacle):存在的障礙、阻力。
P(Plan):計劃
如果我能將這個模型用好,改變了行動、取得了結果,那不比去理解作者的邏輯或脈絡意義更大嗎?
所以,敢于打散作者的框架,去發現真正對我們自己有價值的知識,你要知道,作者的目的是完成這本書,而你的目的是解決自己的問題。
4、讀書三問
為了做到以上幾點,在讀書時,我們要刻意練習問自己三個問題:
問題1:和已有的知識有哪些關聯
從腦科學的角度,長期記憶存儲更強。但長期記憶的獲得并不容易,一種有效的策略,是和已有的記憶建立關聯,給記憶打上結,也就是神經元的連接。
有一天,我在電梯上,遇到一位5歲的小孩問他爸爸:爸爸,電瓶車的電瓶是什么?
爸爸解釋說:電瓶就是讓車子能跑起來的東西。
我想,這么解釋,小孩子還是沒什么概念。
如果這位爸爸這么解釋:電瓶,就是你玩具車里的電池。我想,小孩子會更能理解。
因此,在我們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時,不斷問自己:作者說的這點,和我哪些已知有關聯、有啥關聯?
問題2:還能用在哪/還能解釋什么現象?
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因為很多人并不缺乏知識,而是到了某個時刻想不起來該用什么知識。
這種提前的設想,就可以讓我們形成一種“提前觸發”,將來我們在面對同樣的場景時,能夠更快地調用這些知識。
要更好地做到這點,我們需要時刻保持我們的好奇心,一旦我們失去了好奇心,我也就失去了洞察力。
問題3:我打算如何用它?
回歸到自己的實際工作或生活,問自己:我該如何用這個知識?
這是我每讀完一本書,必須要問自己的問題。
最大的困難不在于回答這個問題本身,而在于回答完了,是不是真的按照自己的回答去做了。
讀書,有兩個可能造成“虛假的獲得感”的時刻:
第一,是在收到書的一瞬間;
第二,是在讀完全書的一瞬間。
大腦之所以會讓我們這樣的錯覺,是因為它很懶,它想偷懶。
不要被這種“虛假的獲得感”所欺騙。行動起來,從你能做到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5、寫在最后
這篇文章,不僅僅是“如何讀書”的思考,你也可以將它看成“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思考,甚至“如何建立知識體系”的思考。
總之,希望對你有啟發。
祝,日日精進。
以上就是4條建議,幫你實現高效閱讀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4條建議,幫你實現高效閱讀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在閱讀書籍時,用哪些方法能讓自己從書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在這個讀書已不再是獲取信息和知識的唯一途徑的時代,對于每年出版的幾萬冊紙質書,大部分我們都不會閱讀第二遍。這便需要我們在一次閱讀的過程中,盡可能消化書。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小孩喜歡上閱讀?
家有一對6歲雙胞胎男寶:幸福和吉祥,兩個孩子從8個月就開啟了閱讀之旅,到現在已經閱讀了近1500本書,尤其從3歲到現在已經讀過了1200本書,在閱讀這條路上,我。 而。
怎樣提高五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你好,這個問題應該從不同層面分析 其一:孩子喜歡閱讀但不理解閱讀內容。 其二:孩子不喜歡閱讀但能理解家長學校要求閱讀的相關內容。 其三:孩子不喜歡閱讀而。
三四年級語文的寫作跟閱讀方面究竟該如何學習呢?
三、四年級的小孩剛開始有作文,應該首先學好教科書的課文,理解、背涌課文,會分段、總結每段的內容,全篇的主題思想,會回答問題。學會生字,積累一定的詞匯量。 他。
想學毛筆字有什么建議?
一、學習毛筆字,練習書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長期堅持。二、初學階段建議從楷書和隸書開始。楷書最好是唐楷,顏、歐、柳;隸書臨魏碑。三、碑帖結合。四、找。 2。
請問小孩9歲上四年級,閱讀理解能力很差,應該怎么辦才能幫助他提升?
孩子四年級了,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很差,該怎么辦? 語文的學習在于平日里一點一滴的積累,四年級的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很差,除了加大閱讀量的輸入之外,好像。 例如,先。
孩子語文閱讀特別差,成績也不好,這該怎么辦呢?
謝邀。 你好,個人認為,想學習好語文,興趣很重要。語文學習可以從基礎知識,閱讀理解以及作文三部分著手。 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就是字、詞這些,平時的學習就要。 三。
小學一年級了,識字量少,怎么樣能快速提升呢?多閱讀多看,堅持了一段時間效果不明顯咋辦?
小學一年級,識字量少,家長想快速提升,堅持了一段時間多閱讀多看,但效果并不明顯。首先說一下家長的心態,不能太過著急,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記憶力有差別,。 她。
怎樣才能提高自己讀書的興趣?
以下文章為原創,個別圖片源于網絡,如設版權,煩請告知! 教你一招:讓孩子愛上閱讀。 隨著高考制度改革的落實,語文學習顯得越來越重要,而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 同。